《明明生病的不是他,為何他卻像生病一樣?其實憂鬱症照顧者也可能需要幫助》

立即預約諮詢

Consultant Column

顧問觀點

01

Nov 2024

顧問洞察專欄

《明明生病的不是他,為何他卻像生病一樣?其實憂鬱症照顧者也可能需要幫助》

根據衛福部在2002年的統計,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為8.9%,也就是說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在台灣已不再是少見的心理疾病,而在我們身邊或許就有正在經歷心理疾病的人。我們都知道這些人很需要幫助,但還有另一群人,他們可能也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卻因背上了照顧者的身份,而無法輕易開口求助,這些人就是憂鬱症照顧者。

離不開憂鬱症患者的照顧者

 

憂鬱症照顧者主要通常都會是患者本身的家人、配偶或伴侶,由於這些人通常會是憂鬱症患者最親近的對象,因此很難不去承擔起照顧者的責任,而憂鬱症患者因為很需要身邊人的陪伴,身為照顧者的他們也無法輕易離開對方。

憂鬱症照顧者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

 

憂鬱症照顧者在照顧身邊的憂鬱症患者時,其實同樣也需要承受很多壓力,尤其是當患者的情況較為嚴重時,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甚至並不亞於患者本身。

1.患者難以安撫的低落情緒

 

和單純安慰心情不好的朋友不同的是,心情不好的朋友在安慰完後通常心情多少都會好轉,但當憂鬱症患者情緒低落時,由於他們的心理難以自我修復,照顧者可能無論怎麼安撫都無法讓對方情緒有所好轉,這也會讓照顧者感受到巨大的無力感。

2.患者反覆無常的負面想法

 

憂鬱症其實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處在負面情緒中,他們平常表現會與一般人無異,但每當「鬱期」來臨時,他們就會變得情緒低落、失去生活動力、對所有事情興趣缺缺等,而當憂鬱症照顧者好不容易陪伴著他們走出鬱期後,患者又可能突然迅速陷入低谷,這種情況長期反覆,照顧者也容易感到身心俱疲。

3.無法拋開的責任心

 

照顧者通常也知道憂鬱症患者很需要自己的陪伴,因此無法輕易在對方需要自己時拒絕陪伴對方,甚至在知道對方正處於低谷時也會因強烈的責任感而主動去陪伴對方。若照顧者因自身狀況不佳而拒絕對方,不但要擔心對方可能會病情加重甚至傷害自己,還要擔心旁人給自己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

4.當患者有自傷行為時需要步步為營

 

憂鬱症症狀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自傷行為,甚至是有自殺想法,而照顧者在照顧這些患者時,不僅要持續關心對方是否有這些行為,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儘管是無心之舉,也可能讓對方產生負面想法,若對方因此而有自傷行為時,照顧者也將面對巨大的愧疚感。

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

 

和憂鬱症患者不同,憂鬱症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很容易被忽視,許多人會覺得照顧者並不是生病的人,因而不需要特別去關心。然而,照顧者所面對的心理壓力並 不亞於患者本身,長期的照顧也同樣可能使他們出現 憂鬱傾向 ,甚至在被照顧的患者痊癒後,部分照顧者仍可能持續出現憂鬱症狀 ,因此,憂鬱症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被忽視的。

當企業組織內有員工是憂鬱症照顧者

 

我們都知道,若員工有憂鬱症狀,我們需要提供他員工協助方案(EAPs)的協助,但當這些照顧者也面臨心理健康危機時,儘管他並不是憂鬱症患者本身,公司仍可鼓勵他去使用EAPs。透過心理諮商或是開辦相關心理講座,以此來避免員工因身為照顧者的壓力,導致的工作效率下降、工作上情緒不穩等情況,而被幫助的員工不但對公司會有更高的歸屬感,健康的心理也更能有心力去照顧身邊的患者。

憂鬱症照顧者也需要關心及幫助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憂鬱症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他們往往默默承擔著巨大的責任與壓力,卻常常被社會所忽略。若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我們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支持,而企業組織也可以主動提供資源,鼓勵照顧者尋求幫助,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如此一來,我們便能一同打造出更加包容的環境,幫助這些憂鬱症照顧者重拾健康好心情。

從芯開始 聯絡我們

若同意芯鑰網站的隱私權政策,請點選「CONFIRM」,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

CONFIRM